2008-12-11

10元商店的傷害

也許現在已經漲價為30元、50元了,但是那不是重點。
而是這種商店造成的社會行為,是一種正在膨脹中、很可怕的影響,而且是在每個人都不自覺之下,價值觀就這樣被改變了。尤其是在目前台灣的社會環境氛圍下,更是影響的不留痕跡。

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,這類型的商店開始發跡了。
近幾年來在經濟的影響下,尤其是今年的全球風暴,每個人想得第一件事情幾乎就是省省省,可以便宜一點的,絕不買貴的,價格占了購買考量上的第一位,而漸漸的品質已經不是考慮的重要部分了。也如此,10商店也發展成為一種流行的行業,人們愛逛,商人們就會一直開。

這樣的交互作用下,產生了一種價值觀。
10元商店買來的東西,不是那麼好用,但是堪用。
不用保養,不好用了、壞了,再去買就好,反正便宜,買新的比保養花錢還少。
無形上,產生了大量不適合、不合理的產品,跟著在消費者遷就的情況下,更大量的物質就這樣被浪費了,而那些在品質與價格上皆合理的產品,這種削價競爭下,也開始失去市場,並在無意之下變得不被重視了,這最後會演變成一種整理價值觀的扭曲與社會文化的退步。

在經濟負面的影響下,對於物質本身的思考真須要更加的小心審慎。
對於原料的利用與產生出來的物質,兩著相對之下產生的價值,還有對整體環境所造成的影響,都是相關聯的。
不要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,繼而忘記了事物的本質與相互關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